*什麼是糖尿病?
正常情況下,身體會將吃進去的澱粉類的食物轉變成葡萄糖,做為身體的燃料。胰島素是由胰臟製造的一種荷爾蒙,它可以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,提供熱能。糖尿病病人因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,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,血糖濃度就會升高,形成糖尿病。
1. 正常血糖值
一般健康人:空腹血糖為70-100毫克/分升
飯後二小時血糖低於140毫克/分升
當一個人空腹8小時血糖>=200毫克/分升,就是糖尿病。
2. 糖尿病的分類
★第一型糖尿病:因自體免疫或原因不明的胰臟β細胞破壞,多數年齡較輕。
★第二型糖尿病:由於胰島素阻抗作用和分泌缺乏所引起。
★其他:妊娠型糖尿病、胰臟疾病、內分泌疾病等。
3.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?
糖尿病大部分與遺傳體質有關,其他如肥胖、情緒、壓力、懷孕、藥物、營養失調等,都會促使糖尿病發作,但絕不會由別人傳染而得到。
4. 糖尿病有什麼症狀?
發病初期大多數人都沒有症狀,只是覺得有點不舒服而已,除非做健康檢查,否則不易發現。漸漸地才有小便次數增加、口渴、飢餓、疲勞、體重減輕或傷口不易癒合,甚至視力糢糊、手腳發麻等症狀出現。
5. 糖尿病怎麼治療?
糖尿病的控制有賴於飲食、運動和胰島素或口服藥三者間的相互配合,必須先控制食、定時定量、維持理想體動,並配合規律的運動。若飲食及運動無法控制血糖,就必需遵照醫師處方,定時服用口服降血糖藥或施打胰島素。若能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0-120毫克/分升,飯後二小時血糖控制在80-160毫克/分升,則較理想。糖尿病人需定期檢查血糖、血壓、血脂、醣化血色素、腎功能、眼睛和足部,減少過度精神壓力,以維持身心健康。
*糖尿病的併發症
糖尿病的可怕,在於發病初期,可能沒有任何不適,您常會憼略血糖控制的重要性,但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展,合併症就一一發生了!
(一)、糖尿病急性合併症_
當體內缺乏足夠的胰島素的,我們所攝取的醣類無法被利用,而造成倕糖過高若胰島素分泌極少,體內的魯肪會消耗形成酮體,而造成” 酮酸中毒”(DKA),若血糖很高,但沒有酮體則稱為”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”(HHNK)。
症狀:口渴、頻尿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脫水、心跳加快、起立性低血壓。
預防按時吃藥、打針、回醫院複診,每天測血糖及運動、遵守飲食計劃。
(二)、糖尿病慢性合併症_
1.大血管病變:
腦、心臟、足部、部位的動脈硬化造成高血壓、腦中風、心肌梗塞;足部的血液供應減少,造成間歇跛行、足部冰冷、感覺異常、易感染、傷口癒合慢。截肢病人有50~70%是糖尿病病人。
預防方法:降低血脂肪、血糖,良好控制血壓,預防足部受傷。
2.眼睛病變:
糖尿病是造成成人失明的主因,病變如白內障、青光眼、視網膜病變。
預防方法:良好控制血糖及血壓,至少一年檢查一次眼睛。
3.腎臟病變:
引起水腫、蛋白尿、血壓上升甚至衰竭引起尿毒症,而需要終生洗腎。
預防方法:銀好控制血糖、血壓,預防尿路感染,早期偵測尿中”微量白蛋白”以早期治療。
4.神經病變:
自主神經方面:引起心悸、腹脹、便秘、腹瀉、失禁、小便困難、起立性低血壓、性功能障礙。
週邊神經方面:引手腳發麻及刺痛,感覺遲鈍。
預防方法:良好控制血糖及血壓。
*糖尿病與運動
運動是糖尿病治療上重要的一環,運動可促進熱量消耗,降低血糖,促進體重減經,維持理想體重;亦可增
加胰島素降低血糖的功效,減少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的需要量。
運動項目
1.可改善體力及全身持久的運動:散步.慢高.跳繩.爬樓梯,走路等。
2.增加肌肉力量的運動:做體操。
3.其他運動如:打太極拳.外單功.羽毛球.乒乓球.騎腳踏車…等等;而舉重短跑等劇烈活動應避免做.
運動目標
1.每週至少三次
2.在預期的心跳速率下持續運動20~45分鐘。
年齡 |
運動最大心跳 |
20 |
140~170 |
30 |
133~162 |
40 |
126~153 |
50 |
119~145 |
年齡 |
運動最大心跳 |
60 |
112~136 |
70 |
105~128 |
80 |
98~119 |
90 |
91~110 |
糖尿病病人在運動時的飲食調整
運動 |
飲食調整 |
||
強度 |
運動種類 |
運動前三十分鐘 |
運動中 |
輕度 |
站立、散步、輕鬆家事 |
不須補充 |
不須補充 |
中度 |
用吸塵器、打保齡球、打高爾夫球 |
不須補充 |
每三十分鐘吃一顆糖 |
重度 |
游泳、擦地板、慢跑 |
補充3-4片餅乾 |
每三十分鐘吃二顆糖 |
費力 |
打網球、滑雪 |
補充6-8片餅乾 |
每三十分鐘吃三顆糖 |
運動注意事項
1.勿再飯前空腹或飯後一小時內去運動,最好再飯後一到二小時才去運動。
2.若時間過早無法吃早餐,出去運動前不要使用降血糖藥物,千萬不要打胰島素; 不吃東西就去運動,會有低血糖的危險。
3.運動一定要穿襪子和鞋子,運動鞋採寬頭厚底為宜,以免腳部受傷,如有受傷應馬上處理。
4.隨身攜帶方糖、巧克力、餅乾或飲料,以防低血糖時,可馬上處理,立即補充糖分。
5.隨身攜帶尿病識別卡,最好有人陪伴。
6.若血糖大於250mg/dl,或小便出現酮體,或有高低血糖症狀時,皆不可以運動。
7.避免在高溫或極冷下運動,煙霧太尉時也不要運動。
8.若要做劇烈動,需先和醫師討論調整藥物,高血壓、腎臟或視網膜病變不宜劇烈運動。
9.運動中如有胸悉、發抖、心悸、流汗等現象時,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與醫師聯絡。
10.運動之後,應進食及補充水分。
11.胰島素注射於運動時不會用到之部位。
12.運動以達到出汗為原則,時間勿超過一小時,以免過度疲勞。
*飲食原則
1 遵循與營養師共同協商的飲食計劃,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。
2 要均衡攝食,依飲食計劃適量攝取主食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油脂類和肉魚豆蛋奶類。
3 維持理想體重,切忌肥胖。
4 多選用含纖維質豐富的食物,如未加工的豆類、水果、蔬菜、全穀類。
5 少吃油炸、油煎、油酥和油炒的食物,以及豬皮、雞皮、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。
6 減少含膽固醇高之食物,如腦、肝、蛋黃等。
7 食物儘量清淡,烹調法儘量採用燉、烤、滷;燒、清蒸、水煮、涼拌等方式。
8 儘量少吃加糖食物及精緻食品。
9 儘量避免喝酒。
10 飲食不可太鹹,避免攝取加工及醃製的食物。
引用:http://department.tpa.edu.tw/medical/new_page_2.htm